小桥(生卒年不详),本姓桥(
小乔为后世误传)。中国
东汉末年时期的美女,庐江皖县(今安徽潜山)人。桥公的次女,汉末名将
周瑜的夫人。
	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,与堪称国色的小桥可称天作之合,由此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。唐代著名诗人
杜牧激发想象,一句“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“将小桥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。而令“二桥”闻名于世。
 
   
         
	人物生平
	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12月,
周瑜随从
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。破城后获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,都是绝色美女。其中年龄较小的被
周瑜所纳   。当时
孙策对
周瑜开玩笑说:“桥公二女虽经战乱流离,有我们两个人作丈夫,她们也应该感到满足了   。“二桥随后同
袁术家眷(袁夫人等)和刘勋家眷等人一起被送回吴郡   。
	建安十五年(公元210年)周瑜36岁英年早逝,小桥时无记载。不知周瑜二子一女是否为其所生。
	人物考证
	二桥之父
	桥蕤说
	二桥的父亲可能是仲王朝的大将军桥蕤。
	桥蕤是当时桥氏人物中确定与
孙策认识的。《
三国志》“术大将桥蕤张勋皆倾心敬(孙策)焉”。于情于理都能被孙策称为“桥公”。桥蕤在197年战亡。据《
袁术传》记载,197年6月
袁术死后。他的家人以及“部曲男女”(即袁术部下的家眷)都被带往皖城   。这与六个月后孙氏破皖城得二桥,并称她们之前“流离”——父亲战死,逃奔皖城等惨状的时间与处境是相吻合的。
	另,破皖城后除了二桥以外,地位高崇的袁术之女袁夫人后来亦成为
孙权妃嫔。既然如此,周瑜孙策纳桥蕤二女为妾也是符合逻辑的。孙,周纳二桥,既给了去世的桥蕤一个交代,又拉拢袁术残余势力,两全其美。  
	乔玄说
	又有人认为二桥之父是汉太尉乔玄。
	清代人沈钦韩在《两
汉书疏证》一书中说:“桥公者,太尉乔玄也。汉制为三公者方称公。”沈钦韩认为,只有官至“三公”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的人才能被称作“公”,
	不过卢弼在《
三国志集解》中指出:“弼按权呼
张昭曰张公,时人呼
程普为程公,世人呼庞德公为庞公。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,见《
汉书·
贾谊传》。于公治孝妇狱,郡中大敬重于公,见《
汉书·于定国传》。是皆不必三公始称公也。”可见在当时,并不是只有官至“三公”的人才能被称作“公”,另外《
后汉书·乔玄传》记载玄为梁国睢阳人(河南商丘),其活动范围与江东相去甚远。孙策、周瑜分别纳大、小桥是在攻破皖城之后;是199年的事。而乔玄183年就已正常去世,死时已有七十五岁,总的来说,乔玄是二桥父亲的可能性较低。
	史籍记载
	墓址
	地址:庐江县城新汽车站东侧
	小乔为周瑜妻,墓在县城大西门,真武观西百步。公元210年,周瑜病逝,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,
小乔住守庐江,扶养遗孤。公元223年,小乔病卒,享年四十七岁,葬于县城西郊,旧称乔夫人墓,俗名瑜婆墩,平地起坟,墓有封无表,汉砖结构,墓前有碑,拜台、列台屏石供,墓门向东,明
崇祯时毁于兵乱,仅存一座土冢,与城
东周瑜墓遥遥相望。
 
	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	南陵小乔墓(安徽)
	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县境文化馆内,中山公园边上,也有一座小 乔墓。据《南陵县志》,此墓建于
乾隆四十四年(公元1779年)。起因是当时的知县高怡梦见小乔,诉说她的墓在香油寺侧,遂令典史江鲲在香油寺西苑,重建小乔墓。周瑜曾经做过春谷(南陵)长,小乔死后葬在南陵,也就有了依据,为世人所公认。南陵小乔墓前有一块巨碑,阳刻“东吴大都督
周公瑾配乔夫人之墓.”两侧阴刻着一副对联。上联是安徽宿松文人许文权撰: 千年来本贵贱同归,玉容花貌,飘零几处?昭君冢、杨妃茔、真娘墓、苏小坟,更遗此江作名姝,并向天涯留胜迹。 下联是芜湖儒士陶宝森作: 三国时何夫妻异葬,纸钱酒杯,浇典谁人?笋篁露、芭蕉雨、菡萏风,梧桐月,只借他寺前野景,常为地主作清供。
	岳阳小乔墓(湖南)
	小乔墓,又名二乔墓,在岳阳楼北面。据
光绪《巴陵县志》引明《一统志》载:“三国吴二乔墓,在府治北。吴孙策攻皖,得乔公二女,自纳大乔,而以小乔归周瑜,后卒葬于此。”又引《戊申志》载“墓在今广丰仓内。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,死葬蔫。大乔不应此。”《巴陵县志》又载“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,非今巴丘。”又裴松之注解《三国志》称:“瑜留镇之巴丘,为庐陵郡巴丘县(今江西省境内),瑜病卒之巴陵,为晋荆州长沙郡巴陵县(即今岳阳市)。”孰是孰非,尚待考证。小乔墓地一带,传为三国周瑜军府。墓府为当时军府花园。墓地环境幽静,花木繁茂,墓顶植女贞二株。坟前墓碑高约一米,上书“小乔之墓”。清
嘉庆前,墓内修葺情况没有记载。《巴陵县志)载:“
嘉庆二年(公元1797年),知府沈廷瑛重修”。以后又无记载。传闻
光绪七年(公元1881年),督学陆保宗重新修建,并在冢上重植女贞二株。1993年又于墓南侧增建小乔墓庐,四周建有围墙。墓园内照壁。正面刻有宋
苏东坡手迹:“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”。墓冢为圆形封土堆,墓周有游道,并增加石栏护围。园内建筑,为砖木结构,覆以青色琉璃,具有江南园林风格。
	小乔墓题词
	
		
			| 
					作者名 | 
					题词内容 | 
		
			| 
					佚名 | 
					巴戍人空悲夜雨; 
					女贞木落吊秋风。 | 
		
			| 
					陈诒茀 | 
					古木犹传贞女意; 
					名山不道小姑归。 | 
		
			| 
					周延俊 | 
					一梦黄粱,何处是英雄割据; 
					独留青冢,亦足拓名士襟怀。 | 
		
			| 
					吴树楷 | 
					姊妹花残,青草湖边双断雁; 
					佩环月冷,紫藤墙外有啼鹃。 | 
		
			| 
					周延俊 | 
					桴鼓谢吴宫,铜雀春深千古恨; 
					佩环遗楚泽,杜鹃啼破一天愁。 | 
		
			| 
					张浚 | 
					芳冢吊斜阳,一树女贞长不死; 
					大江流日夜,千秋环佩可归来。 | 
		
			| 
					张浚 | 
					战士久无家,赤壁清风苏子赋; 
					佳人犹有冢,黄陵芳草杜鹃啼。 | 
		
			| 
					陈诒茀 | 
					铜雀有遗悲,豪杰功随三国殁; 
					紫鹃无限恨,潇湘月冷二乔魂。 | 
		
			| 
					佚名 | 
					佛弦顾曲,话周郎竟能赤壁鏖兵,恨消铜雀; 
					同穴湘山,羡妃子抚此东吴抔土,望断秭归。 | 
		
			| 
					陈诒茀 | 
					小苑辟从今,对马鬣一抔,秋风酒酌湖苹白; 
					大姨渺何处,独蛾眉千秋,春雨香留蔓草青。 | 
		
			| 
					吴恭亨 | 
					世界已非唐虞,近接丛祠,生喜有邻傍舜妇; 
					英雄不及儿子,虚传疑冢,死怜无地葬曹瞒。 | 
		
			| 
					李秀峰 | 
					铜雀锁春风,可怜歌舞楼台,千古不传奸相冢; 
					杜鹃啼月夜,也是英雄夫婿,三更犹悼美人魂。 | 
		
			| 
					袁少枚 | 
					阿姨渺何存,想当佩环来归,应共话洞庭夜月; 
					老瞒空欲锁,把此松楸凭吊,最难忘赤壁东风。 | 
		
			| 
					佚名 | 
					绿珠犹作坠楼人,铜雀春深,最恨旧传非礼语; 
					二女远来巡狩地,潇湘月冷,可怜固有未归魂。 | 
		
			| 
					梁殿钧 | 
					夫婿是英雄,虽香闺妙解,谈兵筹策,无须内助; 
					名姝隆际遇,喜良人才高,顾曲唱和,别有知音。 | 
		
			| 
					陈逢 | 
					巴丘本夫婿殂落之墟,亦足为欢,同上将台谈往事; 
					北渚随湘君淹回以后,幸能作伴,莫依木叶怅秋风。 | 
		
			| 
					蔡乃煌 | 
					汉昌奉邑,岳阳将台,夫婿昔登坛,横槊南来消霸气; 
					楚冢新封,吴宫冷闭,阿姨谁荐食,大江东去有余哀。 | 
		
			| 
					袁少枚 | 
					问薄游岳阳,彼鲁肃墓巍巍在旁,初不闻诸君馨香俎豆; 
					使竟锁铜雀,同息夫人脉脉饮恨,奚足令过者凭吊咨嗟。 | 
		
			| 
					吴恭亨 | 
					铜雀算老瞒安乐窝,卖履晚无聊,一世雄尽,美人亦尽; 
					洞庭是夫婿战利品,埋香兹有托,三分鼎亡,抔土不亡。 | 
	
	艺术形象
	诗词形象
	赤 壁
	杜 牧
	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
	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
	念奴娇·赤壁怀古
	苏 轼
	大江东去,浪淘尽。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	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!
	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,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	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”
	菩萨蛮
	辛稼轩
	画楼影蘸清溪水。歌声响彻行云里。帘幕燕双双。绿杨低映窗。曲中特地误。要试周郎顾。醉里客魂消。春风大小乔。
	袁枚有《周瑜墓》二律云:“天生一将定三分,才貌遭逢总出群。大母早能知国士,小乔何幸嫁夫君。能抛戎马听歌曲,未许蛟龙得雨云。千载墓门松柏冷,东风犹自识将军。”其二云:“旌旗指日控巴襄,底事泉台遽束装?一战已经烧汉贼,九原应去告孙郎。管萧事业江山在,终贾年华玉树伤。我有醇醪半尊酒,为公惆怅奠斜阳。”周瑜卒于巴丘,后人因此又附会为今岳阳一中学内有小乔墓,但周瑜灵柩后即还吴,
孙权曾迎之于芜湖。
 
	梁章钜《楹联丛话》卷四载一联云:“大帝君臣同骨肉,小乔夫婿是英雄。”
	明代
高启《过二乔宅》云:“孙郎武略周郎智,相逢便结君臣义。奇姿联璧烦江东,都与乔家做佳婿。乔公虽在流离中,门楣喜溢双乘龙。大乔娉婷小乔媚,秋水并蒂开芙蓉。二乔虽嫁犹知节,日共诗书自怡悦。不学分香歌舞儿,铜台夜泣西陵月。”  
	小说形象
	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《
三国演义》中曾提及,
诸葛亮谎称
曹操南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小乔而来,以此激怒周瑜同意连刘抗曹。《
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四回叙
曹操平定辽东后,心情大畅,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。少子
曹植进言:“若建层台,必立三座。”中间名铜雀,左为玉龙,右为金凤。“更作两条飞桥,横空而上,乃为壮观。”操喜,留
曹植、
曹丕在邺郡建台。这是建台之缘起,与周瑜、小乔一字无关。第四十二回叙
曹操得荆州后,欲领兵百万南下,约
孙权“共擒”
刘备。一时
孙吴主战、主和,沸沸扬扬,难以主张。第四十三回叙:经
鲁肃与
刘备、
诸葛亮的合谋,孔明愿随鲁肃赴柴桑(故城在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)亲见孙权,以陈利害,坚定孙权联合抗曹。
	同时在鄱阳湖训练水师的周瑜,星夜赶回柴桑,当晚就紧急约见孔明。此时的周瑜和先前的孙权一样,虽是决心抗曹,但对联合
刘备却存戒心。瑜起初想尽量不露抗曹的本意,以试孔明;而孔明却趁机言曹势众,难以抵挡,使用激将之法假意劝瑜降曹,言道:“愚有一计:并不劳牵羊担酒,纳土献印;亦不须亲自渡江,只须遣一介之使,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。操一得此两人,百万之众,皆卸甲卷旗而退矣。”孔明佯装不知大、小乔为孙策、周瑜之妻,接着说道:“亮居隆中时,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,名曰铜雀,极其壮丽;广选天下美女,以实其中。操本好色之徒,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,长曰大乔,次曰小乔,有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。操曾发誓曰:吾一愿扫平四海,以成帝业;一愿得江东二乔,置之铜雀台,以乐晚年,虽死无恨矣。今虽引百万之众,虎视江南,其实为此二女也。”周瑜岂信孔明之言,问:“操欲得二乔,有何证验?”孔明又言,操曾命子
曹植作《铜雀台赋》,“赋中之意,单道他家合为天子,誓取二乔。”为了证明孔明所言是实,瑜又问:“此赋公能记否?”孔明越发大展才智,当着周瑜、鲁肃之面背诵该赋时,巧妙地添油加醋,着意激怒周瑜。其中有句为:“立双台于左右兮,有玉龙与金凤。揽二乔于东南兮,乐朝夕之与共。”
	影视形象
	电视剧
	
		
			| 
					年份 | 
					电视剧名称 | 
					演员 | 
		
			| 
					1985 | 
					《诸葛亮》(李法曾版) | 
					刘丽华 | 
		
			| 
					1985 | 
					《诸葛亮》(郑少秋版) | 
					米雪 | 
		
			| 
					1994 | 
					《三国演义》 | 
					何晴 | 
		
			| 
					1995 | 
					《三国英雄传之关公》 | 
					岳翎 | 
		
			| 
					1996 | 
					《诸葛孔明》 | 
					李卫红 | 
		
			| 
					2010 | 
					《三国》 | 
					赵柯 | 
		
			| 
					2012 | 
					《回到三国》 | 
					陈敏之 | 
	
	
		
			| 
					年份 | 
					电影作品 | 
					演员 | 
		
			| 
					1983 | 
					《神通术与小霸王》 | 
					黄敏仪 | 
		
			| 
					1993 | 
					《神通》 | 
					吴茜薇 | 
		
			| 
					2008 | 
					《赤壁》 | 
					林志玲 | 
		
			| 
					2010 | 
					《越光宝盒》 | 
					黄奕黄奕 | 
	
	游戏形象
	日本光荣出品游戏《真·三国无双》系列(初登场:《真三国无双2》,得意武器:2-5代是双扇、6代-7代猛将传是铁扇、7代帝国开始又回归双扇,CV:岛方淳子)
	中国游卡桌游出品桌上游戏《三国杀》系列(武将编号:WU 011,技能:【天香】、【红颜】)
	日本光荣出品游戏《三国志》系列
	中国台湾宇峻奥汀出品游戏《三国群英传》系列
	日本世嘉出品街机卡牌游戏《三国志大战》系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