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起义军,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,斩华雄、破吕布。孙坚死后,又助孙策平定江东。孙策曾作战不利,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。在孙策死后,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,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,功勋卓著。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,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。
	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,被人们尊称为“程公”,在“江表之虎臣”中位列第一位。
   
         人物生平
	辅佐孙氏
	豪勇持重
	建安元年(196年),孙策率军前至横江、当利,击败张英、于麋等,转而进攻秣陵、湖孰、句容、曲阿,程普都立下战功,孙策给他添加兵员二千、战马五十匹。又进而攻破乌程、石木、波门、陵传、馀亢,程普立的战功最多。
	救出孙策
	建安二年至建安四年(197年—199年),孙策进入会稽,任命程普为吴郡都尉,治所设在钱塘。 后又转任丹杨都尉,据守石城,又进讨宣城、泾县、安吴、陵阳、春谷等处贼寇,将他们全都打败。孙策曾攻打祖郎,被祖郎军队团团围住,程普同一名骑兵一起保护着孙策,驱马疾呼猛突,用长矛刺敌,祖郎军往两边分开,孙策由是得以随程普冲出重围。后来程普被任命为荡寇中郎将,兼任零陵太守,随孙策前往寻阳讨伐刘勋,在沙羡进击黄祖,回师后仍镇守石城。
	累有功勋
	建安八年(203年),程普随孙权出征江夏,回师路过豫章,单独领军讨伐乐安,不久平定。
	建安十五年(210年),周瑜去世,程普代领南郡太守。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,程普复还领江夏,迁荡寇将军,不久逝世。而据《程氏宗谱》和瑞昌地方志里所记载:程普于建安二十年(215年)的冬季病逝,死后葬于桂林岗。
	孙权称尊号时,追论程普之功,封其子程咨为亭侯。
轶事典故
	不觉自醉
	孙氏政权早期的将领,以程普年龄最大,当时人们称呼他“程公”,程普天性乐于施予,喜爱结交士大夫,惟曾与周瑜不睦。据《江表传》记载:程普颇以己年长之故,数次侮辱周瑜。周瑜折节容下,始终不与程普计较。程普后来敬服周瑜而愈加亲重,更向人说:“与周公瑾交,若饮醇醪,不觉自醉。”
	杀叛致死
	据《吴书》记载:程普曾杀背叛者数百人,投尸于火中,程普即日得病甚重,百余日后病卒。
人物评价
	孙权:故将军周瑜、程普,其有人客,皆不得问。
	吕蒙:昔周瑜、程普为左右部督,共攻江陵,虽事决于瑜,普自恃久将,且俱是督,遂共不睦,几败国事。
	陈寿:①先出诸将,普最年长,时人皆呼程公。性好施与,喜士大夫。 ②凡此诸将,皆江表之虎臣,孙氏之所厚待也。
	郝经:①程普诸将皆江表虎臣,鏖兵卫主,攻坚轧敌,兴王定覇,孙氏兄弟卒立国建号,诸将之力也。 ②吴将剽轻,殆多谲计。莫肯下人,卒自称帝。摩创抚孤,动辄流涕。驾驭有术,驱策有方。果保江东,不负桓王。
陵寝墓地
	程普墓址位于桂林街道立新桥东南方向200米处的河床草坪。 明代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,清咸丰五年(1855年),两次立碑,镌“大汉副都督亭侯程普公之墓”。由于年久失修,碑石无存,仅留墓地。1985年10月21日,瑞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筹备重建。
艺术形象
	文学形象
	在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使用武器为铁脊蛇矛,跟随孙坚的将领,与祖茂、韩当、黄盖时为孙坚最早的部下。斩杀华雄手下胡轸,也是为孙坚提出计谋的将领。孙坚发现玉玺后,提议孙坚回家的计策。当孙坚和袁绍对立时,与黄盖,韩当一起和袁绍手下大将颜良、文丑对峙 。周瑜时期为东吴的副都督,对孙家有历久的贡献。
	影视形象
| 年份 | 影视类型 | 剧名 | 饰演者 | 
| 1983 | 电影 | 《神通术与小霸王》 | |
| 1994 | 电视剧 | 《三国演义》 | 闫怀礼 | 
| 陈惠良 | |||
| 1996 | 电视剧 | 《三国英雄传之关公》 | 刘克勉 | 
| 2008 | 电影 | 《赤壁》 | 王玉璋 | 
| 2010 | 电视剧 | 《三国》 | 钟明和钟明和 | 
